完善基础设施。设立无障碍通道、老年人优先窗口、爱心座椅等适老化设施,同时提供老花镜、急救箱、公共轮椅等便民设备。提升老年人出行和日常生活的安全性。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。定期开展独居、空巢、留守、失能、重残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家庭用水、用电和用气等设施安全检查,对老化或损坏的设施及时进行改造维修,排除安全隐患。开展“查安全、防意外、保平安”专项行动,对全社区常住在家的257户老人逐一入户进行水、气、电、火安全排查及安全知识宣传。同时,优化绿化环境,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作,清理村内乱堆乱放50余处,清理河湖渠道约1.5公里,清理道路4公里,开展垃圾两分类建立垃圾分类投放站,累计清理转运生活垃圾30余吨。
提供优质服务。社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,人员配备专业化、年轻化。群众来到服务大厅,办事方便快捷,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,简化办事流程(如医保报销、银行业务等)。为高龄、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,如入户诊疗、养老金认证等。社区每年还为80岁以上老年人代缴医疗保险。社区设有儿童乐园、家庭生活指导室、活动室、党员教育放映厅。打造了老年食堂、老年公寓、村医疗室、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功能室。主要提供日常照料、探访关爱、文体娱乐、交流互动、安全教育宣传、短期照护、长期托养、义诊义剪等基本服务。为老年人提供衣、食、住、行、乐、医、健、学等全方位服务。按照就近,就亲,就熟原则,建立“1+4”机制,即1名志愿网格长联系4名志愿网格员,1名志愿网格员联系4户老年人,精准划分微网格9个,为独居老人开展文化宣传、清洁卫生、健康讲座、智能手机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、组织开展“互相帮一帮”活动,发动党员、网格员主动照料生活不便老人的日常饮食;社区卫生室,提供中老年人的医疗和健康服务以及65岁以上老年人一年一次免费体检。
依托社区现有资源,结合志愿服务队伍,常态化开展多种志愿服务活动和文艺活动。以传统节日为载体,深化居家养老活动,社区围绕各种传统节日主题,在佳节为独居老人送去祝福和慰问品。开展“智慧助老”行动,联合县内服务机构利用街头宣传、入户宣讲等形式教会老年人对新的电子产品的使用,并为老年人在其高频活动场所保留必要的传统服务方式。